close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jun/7/today-north6.htm

加禮宛130年 撒奇萊雅、噶瑪蘭族立約紀念
除了簽署締盟聲明,撒奇萊雅族頭目黃德勇(中)、噶瑪蘭族頭目潘金榮(右)以及花蓮縣府原住民行政局長林碧霞(左),在加禮宛大社紀念碑旁,一起埋下「盟約之石」。(記者花孟璟攝)


花蓮噶瑪蘭族、撒奇萊雅族歷經130年的躲藏,已於2002年、2007年先後正名為原住民第十一族、第十三族,昨天重新結盟,希望牢記歷史、避免重蹈覆轍。(記者花孟璟攝)


兩族的長老、頭目,同時簽署締盟的文書,代表兩族再度攜手合作。(記者花孟璟攝)


在兩族締盟儀式前,噶瑪蘭族巫師身著黑色傳統服裝,準備檳榔、米酒在加禮宛大社紀念碑前祭拜祖靈,秉告這一項歷史大事。(記者花孟璟攝)
〔記者花孟璟/花蓮報導〕花蓮1878年的加禮宛事件,導致噶瑪蘭族、撒奇萊雅族在歷史中同時「消失」,社民被流放到縱谷、躲藏到阿美族人的部落,至2002年、2007年才陸續正名。昨天下午兩族在當年事件發生地「加禮宛大社紀念碑」前,共同宣讀聯合聲明,要記取當年歷史,花蓮縣長謝深山也到場見證。

共讀聯合聲明 記取歷史

儀式昨天下午3時30分,在昔日加禮宛六社的根據地「加禮宛大社紀念碑」前,由遠從東海岸豐濱鄉新社、立德部落回到故鄉的噶瑪蘭族族人,準備檳榔、米酒秉告祖靈,接著族人朗誦兩族聯合聲明,聲明中提到:這不是激起仇恨、不是報復、不是求憐,而是避免不公不義之事重蹈覆轍。」

而噶瑪蘭族、撒奇萊雅族兩族多名頭目、長老也共同簽署聲明,並邀請官方代表花蓮縣長謝深山、副縣長張志明以及中研院、東華大學等多名學者擔任見證人,意義重大。

埋石立約 如磐石般堅定

撒奇萊雅頭目黃德勇說,在兩族人努力下,兩族人先後正名,終於可以大聲宣布自己的名字,以前族人隱匿在阿美族的部落中生活,不能說自己的名字,很悲哀,感謝政府承認兩族,但也希望這「遲來的正義」,能提醒社會不要再讓不公不義的事發生。

而現場也由撒奇萊雅族頭目黃德勇、噶瑪蘭族頭目潘金榮及官方代表花蓮縣府原住民行政局長林碧霞,進行「埋石立約」儀式,代表兩族的盟約如磐石堅定。

副縣長張志明說,回顧歷史、紀念加禮宛事件戰役,不是要喚起仇恨,而是記取教訓,讓多元族群都能發聲,且相互尊重。

--
加禮宛事件噶瑪蘭族人的被迫遷徙早期主要因為受到漢人武裝屯墾及「流番」遷徙的進逼,晚期受制於社會的弱勢被漢人運用契約使所得無法溫飽,或喪失土地;雖然一再遷徙,但自清朝開山撫番政策的施行,加上晚清北路(約今日之蘇花公路)的修築,經濟文化的衝突加上在臺漢人違反清朝保護番民的禁入番界令屢屢侵吞番地,終於在光緒四年(1878年)爆發了由「少壯番」引導的加禮宛事件。

該事件的起因有兩個版本,一主張漢人商賈陳文禮越界侵墾加禮宛六社的土地而引發衝突,另一說為漳浦人陳輝煌「指營撞騙,按田勒派,共詐番銀不少;該社被逼難堪,是以決計反撫」。噶瑪蘭族群原偏居蘭陽平原,為漢人進墾台灣最晚的地區;但自加禮宛社事件後,主要的噶瑪蘭族群精銳盡失,餘眾或向南逃竄或歸降清軍。自清朝1874年再度廢止渡台禁令後,經此役更積極的鼓勵墾民與商販前往後山,戰事結束後總兵吳光亮採「勒遷以分其勢」的政策,勒令部份加禮宛社及參與戰事的撒奇萊雅族(Sakizaya)社眾遷離,自此噶瑪蘭族人散居各處,逐漸融入漢人或他族的社會。2005年統計資料顯示僅查得911人。

現在,居住在蘭陽平陽上的噶瑪蘭人已經很少了,他們散居各處,沒有比較大的聚落。至於在花東海岸,花蓮豐濱鄉的新社村與立德部落,則是噶瑪蘭人目前較具規模的部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鍵盤卡卡洛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